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流沙河、冉云飞也来侃建筑?
2013-06-18 09:58

流沙河、冉云飞也来侃建筑?

   

图注:专家演讲现场实拍

    “去看过鹭湖宫平层小院吗?了解他们的院子吗?”

    最近,多数成都购房者会连续遭遇这样的发问。这个时候,如果被问之人还以成都楼市圈内人自居,即便不了解该项目,也一般会非常淡定地说上一句“当然”。然后找个时间,走成温邛高速花15分钟直奔鹭湖宫,即使不在平层小院现场刻上“到此一游”,也要以平层小院为背景补张照片发个微博。

    其实并不只是上述人士,文化界大佬流沙河、冉云飞,建筑界牛人李翔宁、唐克扬、张轲、冯果川也都在这里聚齐了。

    6月9日,“当代城市空间下的院落理想”高端论坛在鹭湖宫举行,文化界名人、国内建筑设计界翘楚共聚鹭湖宫,探讨成都人特有的“院落情节”,以及在当代城市空间下如何实现院子生活。显然,平层小院已经成为各路人马最大的谈资。

    流沙河:“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院子已然绝迹?

    不,院子生活在城市里也可以实现

    提起流沙河,不少人都会想起他的一段自嘲:“这家伙瘦得像一条老豇豆悬摇在秋风里。别可怜他,他精神好得很,一天到晚,信口雌黄,废话特多。他那鸟嘴1957年就惹过祸了,至今不肯自噤。”

    就是这么一个“至今不肯自噤”的“家伙”,近年来突然又波澜不兴,蜀国的文学圈压根儿就消失了他那瘦比黄花的影子,一时间文化人都在询问他的“流向”。

    突然,他又重回公众视线,只是这次他关注的话题不是文言文,也不是诗,而是建筑,在城市里传承院子文化的建筑。

    作为一个老成都,流沙河对成都人的院子情节其实颇有感触。他老家的院子足有160多亩,只是现在已经破败不堪。回忆起院子生活,他总是向往陶渊明诗中描绘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院落子,只是这种院子生活在城市里越来越少了。在他看来,平层小院这种建筑,把院子引入城市,扩大了院子存在规模,壮大了院子的受众基础,无疑是保护传承传统居住文化最好的举措。

    深圳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城市规划专家冯果川,也对平层小院在洋房中设计院子的创新极为认同。

    他认为,在高密城市可以把院子“摞”起来,在垂直空间实现院子生活。而平层小院的设计正是如此,在纯板式洋房中引入院子,让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自由的空间。115-180㎡的洋房,院子空间最大近70㎡,可供主人任意打造,让院子在城市有了无限可能。

    冉云飞:院子生活已成奢侈的经历?

    不,院子生活在城市里也可以很大众

    “现在能住在院子里的基本上只有两种人,要么是在村里自己盖房的,要么是在城里住几千万别墅的人。”聊起院子,作家冉云飞略显惋惜,他认为院子生活对城市里的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的经历。

    冉云飞的观点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心声。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标准营造张轲认为,院子传承的一个难点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有院子生活的经历,对院子的认知被砍掉了,要让院子继续传承,必须让院子变得更加大众。

    但这在不少开发商看来,与不断走高的地价似乎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可是在鹭湖宫平层小院,这压根儿就不是问题。

    据介绍,平层小院通过在垂直空间实现院子,彻底打破了城市院子只属于别墅的怪诞逻辑,让购房者只需要一套三环两房的价格就能获得一套带院子的洋房,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享受院子生活。

    或许有人会认为,院子是中式古老的,怎么和西式洋房结合?其实,院子是中西方共享的居住理念。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院长助理、2013深港双年展策展人及学术总监李翔宁认为,院子不一定是复古的,它可以中西结合的。法国著名建筑师柯布西耶、墨西哥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等建筑设计大师,都有极为著名的院子作品,这些作品和中国的院子所传达出来的共同点都是:让家人在院里相互交流、让人在院里与自然有更多沟通,而这也正是平层小院的产品立意。

    平层小院将欧洲house与中国院子完美结合,让院子在城市里不再是抽象的审美,也不是小众的品味,让院子真正成为城市生活的必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