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网贷财富》专访融科贷李瑞:民间征信发展利好P2P
2015-05-18 10:11

《网贷财富》专访融科贷李瑞:民间征信发展利好P2P

    导读:2015年5月12日,网贷财富视频专访小组有幸采访到融科贷创始人李瑞先生,李总就网贷行业未来民间征信的前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记者也针对刚刚结束的融科贷股东大会,向李总提出相关问题,为网友们解析融科贷未来发展方向。

    P2P网贷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征信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征信体系的不完善,使它成为P2P网贷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而解决这种阻碍最好办法,便是充分大力发展民间征信。李总对此感慨良多,说道,“未来民间征信发展将真正带来大数据信息共享。”

    以下为记者对融科贷董事长李瑞的文字采访内容(采访视频将在5月18日与大家见面):

    记者:您好,李总,参照我们收集到的一组数据来看,融科贷成立一年多以来,一直在稳健运营,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多由从事过银行信贷业务、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及民间借贷的资深人士出任,当初成立融科贷的理念与未来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李瑞:我可以说是从2009年就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当初是从事互联网金融软件开发,主要是服务银行客户,也为排名前十名的网贷平台开发软件。我觉得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非常好,而在华为和黑石基金的工作经验为我深入这个行业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到2013年我便正式转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打造并经营现在这个品牌。

    目前我们平台主要做的是珠三角与深圳沿海城市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相对来说,我们客户的借款都需要提供抵押或质押的担保物,所以,我们的风险是可控的。另外,我们今年的发展战略是希望针对全国的中小微企业,立志为全国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务。

    记者:你是否认为待收额越大,平台越安全?

    李瑞:从平台运营的角度来讲,网贷平台并不是待收越高越安全,因为待收金额的多少是P2P平台的规模与品牌沉淀度所决定的,而待收额的控制是平台人员从业经验的直接表现,平台并不应该盲目地扩大待收。


  (网贷财富记者正在融科贷办公室采访李瑞)

    记者:央行降息降准对网贷平台有什么影响?

    李瑞:这从侧面反应国家经济正在下滑,国家希望通过降息降准的手段,从而引入更多的资金,更有利于市场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盘活民间资本,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资金不足和发展缓慢的问题。

    记者:央行发给民间征信牌照的企业已达到34家,民间征信的发展对网贷平台有何利好?

    李瑞:首先,我觉得P2P这个行业比较特殊,既没有建立相应的征信体系,又不能通过央行的征信系统进行个人信用查询,使得很多P2P平台不得不面临征信缺失带来的风险。而国家对民间征信企业发放牌照,这对整个P2P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因为只有征信行业得到发展,才能打破信息壁垒,真正实现数据共享,真正为互联网平台提供数据服务。

    另外,我还希望未来征信数据来源可以统一接口,因为现在很多征信公司的数据面和数据来源都比较窄,单一的征信公司无法满足P2P平台的需求。只有征信行业统一接口,才能实现接入平台能够享用到征信行业发展带来的好处,从而更有效地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记者:听说在5月10号,融科贷举办了第一届股东大会,能透露一下此次大会的一些决议内容吗?

    李瑞:这次股东大会我们做出了八项重要决议,下面我说几个吧。

    第一,平台将进行全新的品牌升级,扩大我们的业务和产品范围。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通过代理合作、基金、信托销售等方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资市场需求。我理解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仅是做借贷业务,而是可以做成一个金融用品超市;

    第二,我们将会在全国做一个战略布局,实行合作伙伴模式,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更好地把控风险;

    第三,我们将会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地成立分公司,现在正在做相应的市场工作;

    第四,我们还准备拿出一部分股份出来,对外进行A轮融资或者天使人投资,大概是这样一个计划。

    记者:最后,您对P2P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李瑞:我认为投资者在选择平台进行投资的时候,需要看清楚这个平台是否具备团队运营经验,平台所做的业务模式是否有把债权信息批露给投资人,以及有没有标准化的团队与产品线。另外,P2P平台的运营思路很大程度源于创始人的理念想法,这也值得关注。

    结尾:通过采访,我们可以感受到融科贷已经走在P2P网贷行业发展的最前沿,破时代而立。同时,李总对我国征信行业发展的探讨,尤其是在民间征信与网贷平台之间的关系上,不得不引人深思,但可喜的是,正如李总所说,“未来民间征信发展将会真正带来大数据共享。” 

    (来源:网贷财富  http://www.wangdaicaifu.com/Home/Interview/details/id/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