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柠条旗长”的赤诚情怀——对王治国同志的无尽思念
2015-07-06 17:30

“柠条旗长”的赤诚情怀——对王治国同志的无尽思念

    人们对逝去故人难以割舍的怀念,除了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外,更重要的则是秉承和传承他的精神价值和思想信念,我对王治国同志的无尽思念就是如此。

    王治国同志生前曾任杭锦旗副旗长、人大副主任,是新中国成立初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论职务、论名气,都很普通。然而,就在6月24日杭锦旗为其召开的追悼会上,老中青三代人无不为他的逝去痛哭流涕,无不为他的逝去扼腕叹息。当然,人们的痛苦惋惜之情是有其深刻渊源的。

    1984年,我从学校毕业步入社会的第一站,就有幸跟随王治国同志,走上了人生的起步之旅。他超强敏锐的政策解读和决策断事的能力,他谦恭礼士、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人生道路。让我刻骨铭心、永远不能忘怀的,是他在我的心目中永远矗立着的两座丰碑。

    第一座丰碑是他对杭锦旗生态环境改善的刻苦实践和卓越贡献。上世纪60年代,王治国同志担任杭锦旗胜利公社党委书记。这里穷乡僻壤,沙进人退,生态严重恶化,农民连口粮都不能自给。他在这里一干就是14年,总结出了一套“保、管、禁、围、封、种、建、压”8字措施,带领当地农民营造以柠条、沙蒿为主的林木100万亩。同时,果断决策,实施“生态移民”,组织几个生产生活条件特别差的大队,搬迁到沿河地区从事农牧业生产,从根本上遏制了毛乌素沙漠蔓延的局面。1978年,他担任了杭锦旗副旗长兼沿河地区工委书记。他任职5年,就为种植柠条和甘草苦干了5年,先后把150万亩柠条、10万亩梁外甘草留在杭锦大地上。“柠条旗长”由此得名。期间,在全国甘草工作会议上,他向全国推广了梁外甘草的种植经验,他防沙治沙的口诀编入内蒙古地方志。

    在政府任职的岗位上,王治国同志始终把生态建设当做自己的第一生命看待,时时不忘,事事不落,苦心经营,呕心沥血。担任旗人大副主任后,身份和职责转换了,但他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没有变。他拿起法律的武器,对《草原法》《森林法》和防治沙漠化相关法律的执行落实情况,每年开展几次大的检查行动,从不松手,以至他把几部法律的条文背得滚瓜烂熟。他前后撰写几十份执法检查报告,详细记载了杭锦旗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法律的利器,在他手中成了维护杭锦旗生态环境改善的法宝。杭锦旗的生态修复事业,每前进一步,都渗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王治国同志对生态建设的赤诚坚守,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和赞扬。只要杭锦旗的干部群众一提起生态二字,都齐声赞叹。在人们看来,他在杭锦旗工作的几十年,不仅沙化得以遏制,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而且之后几代人都在享受他的奉献成果。如今,杭锦旗上上下下的共识是:阻止库布其和毛乌素两大沙漠的握手,王治国同志功不可没。

    第二座丰碑是他的精神世界所展现出的高尚人格和纯净人品。人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先做人,后做官。这种看似简单但不少人难以企及的价值取向,在王治国同志身上得到最为生动的体现。一名优秀共产 党员的优良品德在他身上得到良好的诠释。比如,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勤奋好学,审时度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通情达理,助人为乐,等等。这里,只举一件小事,即可从中看到他的人生态度。他的家庭收入并不高,退休之后,为了补贴家用,他自己动手,栽编扫帚,每一把只能卖5元钱,如此解决生活困难之道,作为一名退休副处级干部,着实让人唏嘘不已。即使退休之后,他仍坚持读书看报,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衣服从来都是干干净净、仪表整整洁洁,依然给人一种豁达大度的印象,让人不禁肃然起敬。他因病住院的150多天里,作为一名全医保的离休干部,从不向医院和医生提额外的要求。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也让晚辈们动情落泪,他一再叮嘱家人和单位的同志,丧事一切从简,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骨灰就安放在殡仪馆。所有这些,都深刻反映了他植根于灵魂深处的崇高信仰和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就是在他生前的日常生活,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许许多多的生活细节也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效仿。

    在我们深情怀念王治国同志给予我们人生启迪的时候,自然联想到了我们今天面临的时势和任务。当前,我们在经济建设领域,举国上下正沿着“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向,空前地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在思想政治领域,正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王治国同志在杭锦旗的生态贡献,让几代人受益。他在政府任职,追求的是执行坚决,落实到位;他在人大工作,讲究的是监督有力,毫不松懈。这对于我们当前的生态治理,从理念到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和深刻影响。就个人修养而言,王治国同志严以修身、严于律己、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挥泪承遗志,同心向未来。作为以生态修复为己任的沙漠生态建设者和参与者,介绍传播王治国同志的动人事迹,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感情表达,也是所有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有识之士的成事之道和做人准则。特以此文缅怀一位优秀共产 党员的无私奉献和高风亮节,并与行走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路上的同仁们共勉共飨。(《内蒙古日报》(2015年7月1日) 09版 )(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