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戴栋文学作品选刊:浅谈理想与价值观
2014-02-08 13:08

戴栋文学作品选刊:浅谈理想与价值观

这个话题在当今中国似乎有很多人在思考与讨论,有人说这个话题很抽象,而有些人似乎已经彻底丢失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或是根本没有认清理想与价值观对一个人、一个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一直以来笔者也在思考这两个似乎深刻而又通俗易懂的词汇,在对比了过去中国与当今中国的社会现状、国际环境、物质元素、情感元素等头等重要条件之后,笔者有了一些答案。
“理想”一词在辞典中的解释为“对在现实环境中根据科学和逻辑推测出来可能实现的结果的憧憬”。理想被大多数人作为生活的念头,从古到今有多人为之奋斗终生。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理想的诠释往往限于财富与利益,功名与地位,这可以被称之为一种社会现象,尤其在飞速发达的今天,更加显而易见。这种现象直接导致的是社会竞争力的加强,使得人们的生活压力加大,更使得有些人改变了自己心中理想的位置,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与对人对己的看法,会使很多人慢慢偏离了自己理想的初衷,让很多人变得无法认清自己。更有甚者压缩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但最终结果确是怎样呢?拿近年来的大学生来说,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走向了大学的校门,相对宽松开放的大学生活对于正直青春萌动期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远离家乡、远离父母,面对着红灯绿酒、花花世界逐渐迷失了自己,丢弃了许多单纯的憧憬与本质,向往着许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把自己的理想从精神领域转移为物质领域,课余床头更多的话题是“名包、手机、豪车、”等等本应该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所想的事物。使得他们自己不能正确的认清自己,从而摆正自己的心态与位置,形成“眼高手低”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使得自己亲手蒙住了自己的双眼,让自己遗忘了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出发点,改变自己的奋斗目标,让价值观这个词语在自己的脑海里变得十分朦胧,昏昏然、茫茫然的生活在校园,生活在当下,觉得那些让他们能得到满足的物质好像近在咫尺,在他们肆意挥霍青春年华的背后是父母逐渐老去的背影。而当他们从走出大学这座人间天堂的时候,笔者想,他们一定会为他们的“这山望着那山高”而付出惨重的代价,或许最终一事无成,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会有许多大学生与社会青年抵不住压力而自杀、抑郁等等等等。在被这残酷的社会现实所洗礼之后,我们看到的是首都上万大学生在争抢清洁工岗位的报道,是北影厂门口一副副等着盒饭的面孔。难道这就是自己为成长所付出的代价么?如今他们只能从头再来!假如他们能认清自己,把握好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着良好的理想与心态,还会发生这些么?但社会不允许假如!历史更不允许假如!
再来说说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一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是与理想密不可分的,人们往往首先确立理想,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一步步的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在逐步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又会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笔者认为这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两者所体现的最高境界在于把人生的理想与人生价值更多的融入到国家利益与社会担当中去。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追求。对比一下我们父辈生活的年代,甚至更上一代,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带领下,人人都在团结奋进,好似整个社会的风气是在积极向上,大家都竖立着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理想。而在物质匮乏的当年,唯一能够支撑这些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信念。为什么在国家昌盛,社会发达、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却都逐渐的无法认清自己了,持着一种病态的心理活在当下。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这个社会的风气,影响着一代人的心理。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里确蕴含着很深刻的社会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密不可分。这些问题确实值得人们去关注与思考!
(作者:戴栋  解放军某部文化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