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古法红糖是如何在“甜蜜”的煎熬中熬出头的?
2018-04-05 22:11

古法红糖是如何在“甜蜜”的煎熬中熬出头的?

原标题:古法红糖是如何在“甜蜜”的煎熬中熬出头的?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滕飞飞

有“儿菜之乡”美誉的璧山区丁家儿菜低价贱卖儿菜;渝北区玉峰山10万斤香甜提子找不到买主;铜梁区菱角菜出现大批滞销……近日,记者在开州区南门镇芙蓉村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古法红糖遭遇同样困境,如今却转危为安,他们是如何从逆境中重生,并树立起品牌?

甜:红糖熬出致富希望

“只要今年甘蔗收成好,再累都值得。”芙蓉村二组村民黎晓品告诉记者,自家种有4亩甘蔗地,一亩地大概产鲜甘蔗1.5万斤,按照100斤甘蔗熬制八九斤红糖计算,一年他收入3万多元。四组村民桑丛富则从红糖个体户,变成了红糖熬制的加工厂老板,一年最低也有20万元收入。

芙蓉村村支部书记黎远品介绍,芙蓉甘蔗种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沙质土壤疏松肥沃,水源充足,加上气候适宜,种出来的甘蔗不管是甜度、口感都比周边区县的要出众,因而熬出来的红糖甜度香甜,色泽纯正,价格也是逐年看涨,从几元一斤,一路飙升到2016年卖到了18元一斤。通过电商平台,红糖卖到了全国各地,价格一斤高达40元左右,有时甚至出现断货状况。村子里600多户、2700多人陆续种植甘蔗,从事“甜蜜事业”。目前,全村发展甘蔗面积1800多亩,村民自办加工厂5个,实现户均增收上万元。

苦:几万斤红糖愁销

红糖价格逐年攀升,带火了产业的发展。每年12月左右,甘蔗成熟后就开始熬糖,于是会出现两波人,一波是本村以及周边场镇的临时工,负责甘蔗的砍伐和捆绑;另一波则是从外地赶来的大量商贩,目的是收购红糖。同时,青甘蔗的价格从0.4元一斤涨到1.5元一斤,红糖加工费也涨到了每斤3.5元。

就在大家认为红糖产业会持续风生水起之时,从去年底至今年,红糖产地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跌回到13元左右一斤,甚至出现了积压滞销的现象。

“以前到了三四月份,村里的红糖仅剩一千多斤,而今年粗略计算,村里至少还有几万斤红糖盼销。”黎远品称,除了村民观念陈旧外,还与经营上单打独斗,缺乏品牌包装导致产品优而不美等众多原因紧密相关。

兴:工艺升级培育品牌

面对当前农户散、市场乱、无品牌的现状,当地政府和村民着手从工艺、品牌上探寻南门红糖的复兴之路,积压滞销的红糖渐渐打开了销路。

黎远品介绍道,从种植管理上,他们引导蔗农种植青甘蔗4950、青甘蔗10号、青甘蔗6号等新品种,实现甘蔗品种的多元化。同时规范种植技术,倡导大家多施有机肥、油饼等,保证甘蔗绿色有机。

其次,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大户”的利益链接机制,打破村民各自分散经营的现状,实现抱团发展。通过开展“电商”知识培训课,以及市场经营培训课等,拓宽农户和加工企业的销售思维。

再则,通过改进工艺和设备,结合市场需求,生产不同大小、不同消费需求的产品。量身定制统一包装和统一商标,改进产品的生产卫生状况以及包装简陋问题,提高产品的辨识度和知晓率。

当地有关部门还打造南门红糖专属品牌,制定统一的包装袋、礼盒袋等,并申请相关专利予以保护。开展严格打假行动,规范南门红糖的流通环节和市场准入,防止外来红糖以次充好,搅乱市场。

最后,还要打好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张牌,讲好南门红糖古法熬制的精美故事,实现文化和产品的有机融合。

■分析

产业兴旺需要全盘谋划

开州区南门镇克勇红糖加工厂(芙蓉村大型红糖加工厂之一),年收入达一百多万元,创始人黎学中对于南门红糖兴衰史有这样一份见解:

受市场青睐的“网红”产品,但红过以后,如何引导其健康持续发展,值得关注和深思。同样是“土货”出身的城口腊肉、武陵山珍却能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冷静思考分析,你会发现它们成功的钥匙,得益于居安思危的全盘谋划。

这种全盘谋划是有系统、有步骤、有节奏的循序推进,包括产品品牌的设计、包装工艺、商标注册、产品定位、市场推广等多方位、多角度统筹推进产品,从种植、加工、销售的全环节思考。更重要的是,结合了市场用户的消费体验,量身定制出小而精、美观而实用的畅销品,这样既培养用户,还利于产品的推广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