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香港蓝屋建筑群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 林郑月娥
2018-04-08 09:13

香港蓝屋建筑群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 林郑月娥

原标题:香港蓝屋建筑群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 林郑月娥希望建筑多保留社区人情味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蓝屋颁奖(特区新闻处供图)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年永刚):位于香港湾仔区的蓝屋建筑群活化计划,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度“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大奖。6日,颁奖仪式在香港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出席颁奖礼致辞时说,对蓝屋建筑群的活化计划获奖感到欣喜,这是香港历史建筑保育计划的里程碑,希望香港有更多新落成的建筑物,保留及承传社区的人情味。 蓝屋“香港故事馆”   位于香港湾仔区的蓝屋建筑群建于20至50年代,虽然名叫蓝屋,但却是由蓝色、黄色和橙色三幢唐楼组成,2006年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重新发展蓝屋建筑群,最后采取创新的“留屋又留人”的方式进行。2017年,修复工作全部完工,项目除了尽力保留及修复原有建筑物之外,最重要的是把原有居民及社区网络一并保存下来。在2017年11月,蓝屋建筑群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大奖”。这是香港首次获得这个级别的保育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评审委员会从43个申请中,选出蓝屋建筑群荣膺这个奖项。   当天,出席颁奖礼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对这次获奖感到欣喜,形容这是香港保育计划的里程碑。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蓝屋颁奖礼并致辞   林郑月娥说:“创建香港故事馆是来记录、研究和展示本地文化,拓宽文化之旅的范围。这样的提升艺术和文化的项目可以激发对我们对提高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发展的再思考。”   蓝屋是林郑月娥担任发展局局长期间开始活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蓝屋是城市保育的成功例子,特别欣赏蓝屋极具社会价值,在本地区高速发展及楼市压力下,仍能维持以“普通社区群众”为服务对象的形式运作,更形容项目是“具英雄性质的保育项目”,表扬在背后主导保育的圣雅各福群会社工,认为可鼓励其他地区学习。   负责项目的慈善机构圣雅各福群会表示,整个计划改善了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其他社区的重建起了示范作用。但如何持续保育也是将来面临的一大挑战。计划难度在于在有限时间内与居民商讨复修方案,参与团体也缺乏活化建筑经验,难免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圣雅各福群会干事李玉芝女士说:   李玉芝说:“这本来是人们居住的地方,现在成了好多人来参观、留影的地方。建议人们来参观最好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以免发生现在这样一直参观到银行关门,商场也关门,影响居民的生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委会主席杨碧杏女士6日当天来到香港颁发奖状,并表示,该项目不仅保留了建筑物,还保留了当地小区活生生的历史及文化,这为区内其他面临同样发展压力的地区带来启发。 蓝屋建筑群坐落于香港湾仔,而湾仔是香港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因而这里在繁华之中蕴藏着不少文化历史风光。林郑月娥说,尽管未来香港的建筑物越来越繁华,她仍希望能够保持这份浓浓的人情味。   林郑月娥还表示,今年,香港特区政府正在开展19个活化历史建筑项目,政府会继续推进各项目发展。   林郑月娥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致力于历史建筑的活化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来保护历史建筑,使得受保护的历史建筑既能迎合公众兴趣得以发展,又能兼顾业主权益及其他社会效益。”   今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10周年。10年来,这一计划积极探索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历史建筑保护之路,至今已取得至少18项成果。除了蓝屋建筑群外,还有萨凡纳艺术学校、元创方、油街实现等许多曾经斑驳苍老的历史建筑,都被活化为公众活动区、学校、博物馆或艺术创意中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