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大海的方向
2018-04-08 09:13

大海的方向

原标题:大海的方向

  ■ 李少君

  我第一次到海南岛的时候,是1987年12月底。我当时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在武汉大学新闻系读三年级。那时,正好有一首歌流行,就是崔健的“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1987年底,海南即将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消息迅速传开,在年轻一代心底掀起巨澜。因为当时深圳的特区建设已初显成效,给相对封闭的内地造成强烈冲击,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新的时代口号,人们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前景,现代化似乎触手可及。

  我在武汉大学担任学生会刊物的主编,因为传闻海南要办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武大学子们也都跃跃欲试。1980年代,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以天下为己任,觉得什么事情都跟自己有关系。武汉大学学生会让我组织一个跟海南相关的座谈会,作为召集人,我慷慨激昂,煽动大家以后都奔赴海南岛,说正因为海南还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图画。不过有同学马上指出,我们隔着海南岛上千公里讨论有什么意义呢?应该先派人去看看,毕竟,谁都没去过。就这样,打报告给学校,包括我等五人,组成了一个大学生考察团,寒假即赴海南岛。那时,我们对海南的了解,主要是来自课本。中学地理课本里面,关于海南的描述主要是两点:第一,有中国最大的一个富铁矿石碌铁矿;第二,有中国南方最大的盐场莺歌海盐场。所以我们设计的行程,第一站是去石碌铁矿。

  1987年底,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之风劲吹的时候,海南将建最大经济特区的消息,点燃了亿万青年的激情,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行动力。很快,祖国大地上,海南成为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议论的热点,一些人开始行动起来,奔赴海南。我们从武汉出发,一路南下。火车一过柳州,车厢里剩下的人基本都是去海南的,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比较年轻,戴着眼镜,穿着牛仔裤,说着普通话。一过柳州站,车厢里就有了音乐,广播里开始放慷慨激昂的进行曲,整个就是一种奔赴前线的感觉。在那样一种氛围中,人很容易被感染。大家变得自来熟,在车上就聊开了,你是哪里来的?你去海南干嘛?结果一问才发现,四川的、贵州的、浙江的……全国各地都有。大家都说:“听说海南要办经济特区了,我们要去看看。”我们互相之间还留了电话,那时候的电话号码还是四位数五位数。有的是自己老家的电话,有的是工作单位的电话,像我们是大学生,留的是学校电话。其中有一个叫李锛的,他当时在贵州当老师,后来成了海南大学的美术教授。二十多年后,我们终于再次见了一面。

  那次去海南,由于带着旅游和探险的心态,我现在记得的都是比较浪漫化的印象。首先是海南岛绮丽的风景。大朵大朵的绽放的白云,迅速地翻腾变幻的白云,像火一样燃烧的云,衬托出椰子树槟榔树棕榈树的剪影,这些,都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南国植物,充满异域的情调。大海边,海浪一波接一波地翻滚过来,比年轻的心还要激动,惬意的海风轻轻拂掠。真让人不知身在何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景象尤其壮观,整个大海都被月光笼罩,月亮的光线通过波浪折射出波光粼粼的那种感觉,没有看过的人是无法体会到的。在海岛上,在蔚蓝的低垂的天空下,多少人黯然销魂,多少人流连忘返。其次,是“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大潮。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不顾一切地奔向海南岛,善良的海南人民称他们为“人才”,媒体上则称他们为“闯海者”。这些一个一个被视为不安分的年轻人,创造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奇观:他们从各自的居住地出发,穿过高山大川,穿越中原大地,横渡琼州海峡,不约而同似地集体迁移,向南,向南,向南,一齐涌向海南岛。一时,小小的岛屿人声鼎沸,从来没有过这样热火朝天的景象。他们在海口三角池就地扎营,煎烧饼,卖报纸,擦皮鞋,渴了自己爬上树摘椰子吃,饿了大伙凑钱打牙祭,累了躺在公园的草地上,冷了就点篝火,高兴了就弹吉他一块唱歌,想家了就抱头嚎啕大哭。那真是年轻人的世界啊,每天上演着无数可歌可泣的爱情、友谊和传奇故事。“闯海者”的形象和传说就永久占据了我的脑海。

  所以,当从昌江、乐东到三亚考察了一圈之后,其他同学都打道回府了。我还舍不得走,趁着假期还没结束留了下来。我通过朋友介绍,借住在琼台师范学校。附近府城中学的三个初中生听说后来找我玩。因为都写诗,我们后来一直有交往,还通过他们认识了远岸、海人等其他海南诗人。三个初中生,一个笔名叫艾子,现在是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另一个笔名叫雅高,后来成了一名画家;还有一个叫王翔,后来成了电视导演。他们跟我说,好多诗人都在海口,柏桦、吴世平、费声等等,特别提到吴世平,说是《海南开发报》的编辑部主任,他们的报纸马上要创刊了。我一听就很感兴趣,我说我是学新闻的,要不我到他们那去实习吧。第二天我就跑去找吴世平。《海南开发报》当时在农垦三所,里面人来人往很热闹。我去找他时,他很忙,我在旁边等他。等的时候正好有一个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过来采访,吴世平了解了一下这个人的来意之后,回头跟旁边两个小伙子说,你们先跟他聊一下。这两个小伙子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戴个眼镜,就开始用英文跟美国记者直接对话。我当时很惊讶,心里想这么简陋的一个地方,聚集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我感觉自己找到了同道中人,我以后应该来这样的地方。这个细节给了我很大的震动。吴世平忙完后,我跟他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说:“好呀,你来得正是时候,我们现在正需要人!马上给你派个任务,你去采访海南师范学院对面的大学生餐厅!”大学生餐厅是江苏昆山的四个大学生办的,他们以前在老家都是中学老师,一起来到海南,找不到工作,就自己办个餐厅。采访完这个餐厅,我写了一篇特写,发表在《海南开发报》创刊后的第三期上。这个时候,已是1988年元旦过后了。

  1988年,在海南岛最流行的一首歌叫《海南梦》,歌词是这样的:“谁不爱自己的家/谁愿意浪迹天涯/只因为走自己的路/只因为种子要发芽/创业的一颗雄心/伴着椰子树长大/海风阵阵吹进胸怀/流血流汗一样潇洒/我们做菜,我们做饭/我们卖衣卖报/我们唱歌,我们舞蹈/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创业的一颗雄心/伴着椰子树长大/我们誓把自己的生命/当作海南岛一样开发”,《海南梦》可以说是自由、激情和想象的产物。现在回过头来看,1988年“十万人才下海南”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经过1980年代的启蒙之后,人们的主体意识普遍觉醒了:发现自我,寻找自我,追求自由,自己选择,向往创业与创造。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成为这样一个在年轻人中普遍酝酿的社会情绪的突破口,一点就燃。于是,人们不顾一切地奔向海南岛。三十年过去了,中国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随着中国的崛起强大,当年人们勇往直前、奋力追梦的那股精神和力量,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和信念,成为了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