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绣出高原 多彩风情
2018-04-12 11:10

绣出高原 多彩风情

原标题:绣出高原 多彩风情

本报实习记者 王臻

曾经一位下岗职工,如今却成为了我省旅游产品发展的电商平台负责人,她所负责的“民间刺绣手工艺品”的网络销售平台,聚集了极具青海地方特色的香包、刺绣、编制等旅游产品销售,下属的7个工作室也带动起了很多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冶生莲,一位热心肠的回族阿娘,因为早些年帮扶过一位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后来孩子的母亲为了感激她,亲手为她缝制了一双精美的鞋垫,当时一个如何带动农村妇女就业,为他们的手工活畅通销路的想法涌上心头,这也是她如今在青海旅游发展中闯出一条路子的初衷。

6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身边许多下岗失业、没有就业技能的妇女都有一双制作手工艺品的巧手,为了带动这些妇女脱贫致富,她牵头成立了“伊莲阿娘手工编织队”。

随着青海旅游业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冶生莲看中了青海手工艺品销售市场,因当时资金紧缺等因素,她冥思苦想谋出路。

也正是顺应互联网发展,她学习了电脑和网络平台知识,注册“民间刺绣手工艺品”的网络销售平台,在京东等多个网站上创建了网店。“互联网+销售”的模式成为了她探索的途径。

“我在一些手工培训活动上接触了许多农村妇女,发现她们同样有精湛的手工技能,但是无人发觉,我就开始想,要怎么样能把我省的广大农村的妇女也带动起来。”

“她们有什么好的产品,都是通过微信传图的方式告诉我,由我来帮她们放在平台上售卖。”冶生莲说到道。她开始在农村寻找那些愿意利用自己手艺并且想要学习技术脱贫致富的妇女,通过互联网销售平台,将她们的手工工艺品销往全国。

随后,通过她亲自上门寻访,找到了许多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收入的农村妇女。直到今年,在我省已建立了7个妇女手工艺品工作室,学生达到了2000人,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只有9岁,还相继有许多人自愿想要加入工作室。

“这些妇女原本都是没有文化、在家务农的零收入人群,但是通过一些专业的技能培训再加上她们本身的技术基础,利用网络上的销售平台,让她们不用外出,在家就能赚钱,从原来没有收入,变成如今可人均增收5000元。” 冶生莲告诉记者。

湟中县后窑村的马忠花就是众多学员中的一员,她的 “马忠花工作室”也就成为了乡村手工艺品工作室之一,如今马忠花在冶生莲的带领下,不仅自己做手工、增收入,还带动了同村其他30名妇女增收。

妇女们提供产品,冶生莲帮她们运营,这种企业+农户的形式,除了增加利润,也可以让带着青海民间特色和民族文化的手工艺品走出青海,让更多人了解青海。

大美青海的大力宣传,使得青海成了夏季旅游的热门地。越来越多游客的涌入,让冶生莲看到了青海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

在对于未来的发展蓝图中,她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准备加大网络平台的宣传力度,寻找更多旅行社和旅游企业达成合作,让我们的当地民间手工艺品的销售路子不断拓宽,规模不断扩大,让更多人在了解青海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同时,带动越来越多的妇女用自己的巧手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