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智博会】十大“黑科技”亮相首届智博会 颠覆
2019-01-16 17:59

【智博会】十大“黑科技”亮相首届智博会 颠覆

原标题:【智博会】十大“黑科技”亮相首届智博会 颠覆你想象的未来

  华龙网8月23日13时40分讯(记者 伊永军)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让“黑科技”一词深入人心。目不暇接的各种前沿技术,一再刷新人们的认知世界。所谓“黑科技”,不仅仅要够炫酷,更要有足够的“生活温度”,实现真正的人性化。今(23)日,十大“黑科技”创新产品发布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些“黑科技”的魅力吧。

十大“黑科技”创新产品发布会在重庆国博中心举行。记者 伊永军 摄

  “黑科技”创新产品征集与发布活动作为本届智博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以“探寻黑科技 创新炫未来”为主题,自2018年7月18日启动以来,共收到1082项“黑科技”创新产品的申报材料或推荐材料。按照“科技性、创新性、前沿性、应用性、新奇性”的要求,组织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风投机构等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综合推选组,经过初选、复选、终选,最终遴选出十大“黑科技”创新产品。

长安无人驾驶汽车。记者 石涛 摄

  据介绍,这十大“黑科技”创新产品,部分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研发团队对这些产品还在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升级。其中,部分正处于研发阶段,不久的将来或将应用于不同领域,从微观到宏观,改变人们的生活,拓展人们的视野。

  “黑科技”一:

  可被人体吸收的电子器件(浙江大学)

  你可曾想过,有一种电子器件能被植入到人体内,执行体征监测、疾病预警、伤口愈合跟踪等,并将信息无线地传送给医生或患者,以便于采取后续措施,然后这些器件被人体体液溶解,吸收并排出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副作用。

  浙江大学研发的本产品,利用纯天然鸡蛋白(Egg Albumen)材料和可降解金属研制出生物兼容的可降解非挥发性储存器--忆阻器。该储存器的核心材料是一层30纳米厚的蛋白,上下电极分别由镁和钨薄膜金属构成。改变电极上的电压可以将器件由高阻抗变成低阻抗状态,或反之,达到储存信息的目的。研究表明,此忆阻器可读写数百次,在干燥情况下信息储存三个月而不变。当器件放入水中时,整个器件在3天时间内几乎完全溶解于水,仅留下少许的痕迹。这项研究为未来植入人体的各类电子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

  “黑科技”二:

  讯飞翻译机2.0(科大讯飞)

  讯飞翻译机 2.0 是科大讯飞继具备离线翻译功能的“晓译”翻译机之后推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翻译产品,产品便携易用且稳定性高,对于解决语言交流障碍,提供了极大帮助。

  该产品技术上采用了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像识别、离线翻译以及四麦克风阵列等多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实现中文与三十多种语言即时互译,覆盖全球大多数国家,同时也包括了我们的方言,像粤语、四川话、河南话等。

  该项目支持对话翻译、拍照翻译、人工翻译等翻译模式,满足消费者多种场景下的翻译需求。其中的AI助理功能提供丰富且实用的智能语音交互问答服务,如咨询天气、时间、百科等;也可快速通过语音指令进行产品功能设置,如音量调节、语种切换等。

  “黑科技”三:

  石墨烯人工喉(清华大学)

  多数聋哑人具备喉咙振动能力,如发出低吟、尖叫、咳嗽等,只要能够识别喉咙的规律振动,就可以重复出聋哑人所要表达的想法。若器件同时发出的可控声音,则可实现收发同体,因此声学器件一体化集成有望辅助聋哑人“开口说话”。

  本项目基于激光直写多孔石墨烯实现声音收发一体化,器件具有平坦宽广的发声频谱,灵敏的声音振动识别能力。佩戴方式便捷,不会给患者带来负担;制备工艺简单、可批量化制备。未来进行聋哑人语言库的丰富,优化音频输出的功放系统,配合机器学习算法提高识别率早日实现临床应用、做种将会成为喉头切除患者的福音。

  “黑科技”四:

  行人跨镜追踪技术(云从科技)

  ReID技术是现在计算机视觉研究的热门方向,主要解决跨摄像头跨场景下行人的识别与检索。该技术可以作为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补充,可以对无法获取清晰拍摄人脸的行人进行跨摄像头连续跟踪,增强数据的时空连续性。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智能安保、智能商业等领域。

  云从科技的行人跨镜追踪技术通过多支路网络结构的设计,利用三粒度图片分割方法整合图片的全局信息以及局部显著特征信息,结合独SoftmaxLoss与TripletLoss联合训练结构与方法,实现对行人衣着、姿态、配饰等语意信息的提取,克服缺少人脸、图片模糊、光线变化、姿态多变等行人识别中的客观困难。

  “黑科技”五:

  多功能集成电子皮肤(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电子皮肤是在柔性或弹性基底上制作具备探测压力、温度或其他刺激的传感器及阵列,用来模仿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如:触觉、温觉等)。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柔性可拉伸扩展的多功能集成传感器阵列,成功地将电子皮肤的探测能力扩展到7种,实现了温度、湿度、紫外光、磁、应变、压力和接近等多种外界刺激的实时同步监测。通过微纳加工技术,制备出了大倍率(8倍及以上)的聚酰亚胺(PI)拉伸结构网络,其中包括许多传感器节点和蜿蜒拉伸结构。基于这种拉伸结构网络,多种传感器能够以二维分布式或三维叠层式结构进行多功能化集成,实现了电子皮肤的探测面积扩张,并为其进一步的功能扩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黑科技”六:

  意念可控假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肢体运动功能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是人类独立生活和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的保障。对于上肢截肢者,佩戴使用灵活、性能可靠的假肢是帮助他们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本产品“意念可控假肢”是针对上肢截肢者的多自由度肌电上肢控制系统,满足上肢截肢者恢复基本手、腕部的运动功能需求。

  意念可控假肢的控制原理是:当截肢者“想象”做某一肢体动作时, 大脑产生的神经信号通过臂丛上肢神经传输到功能替代肌肉中,引起肌肉收缩,产生电信号。从体表采集产生的肌电信号,通过对肌电信号“解码”, 可以预测截肢者想要执行的肢体动作,通过控制器控制假肢完成相应动作,从而实现多功能上肢假肢的直觉控制。

  目前,“意念可控假肢”已在多名上肢截肢者身上完成了假肢控制实验,前臂截肢者佩戴假肢后,可辅助截肢者自主完成多个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腕部与手部动作,例如喝水、吃东西等。

  “黑科技”七:

  医用纳米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由于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推重比大等特点,微纳机器人在传感检测、微纳制造、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尤其在生物医疗领域,微纳机器人可对治疗药物靶向输送及定量释放,能显著提升药物利用率、降低正常细胞被药物破坏的风险。

  然而微纳机器人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运动行为及作用机制还有待研究,精确快速的智能调控方法尚属于研究空白。针对微纳机器人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该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驱动更高效的磁场驱动微纳机器人,并搭建微纳机器人的智能自主导航系统,首次实现了微纳机器人的智能化控制。用磁驱纳米机器人可以每秒60个身长的速度快速运动,速度是海洋最快鱼类的6倍;在自主导航系统控制下,医用纳米机器人可装载药物在血液、细胞液和晶状体等生物环境中自主躲避障碍向病灶区域运动,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并且,纳米机器人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在完成治疗后,可最终降解融入血液中。上述研究成果对肿瘤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黑科技”八:

  ET工业大脑(阿里云)

  该项目突破传统专家型机理模型的认知局限性,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嫁接到生产线,为制造企业打造智能解决中枢。

  在不改变生产线设施的前提下,ET工业大脑能发现运行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与特征,帮助工业企业实现生产流、数据流和控制流的协同,从而进行工业优化,提高良品率、降低能耗、提升生产效率。

  “黑科技”九:

  L4级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长安汽车)

  这是一款实现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和共享化“四化融合”的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方面,它实现了L4级自动驾驶,APA6.0待客泊车和车内语音控制智能家居等功能。在“网联化”方面,它通过车与车、车与路的实时互通,扩大车的感知范围,进一步提高车辆安全性和行车效率。在“新能源化”方面,它实现双向充电技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给家内设备供电。在“共享化”方面,它通过长安出行互联网平台,实现手机一键约自动驾驶车、上车人脸识别、下车自动还车等功能。

  “黑科技”十:

  癌症早筛AI——腾讯觅影(腾讯)

  腾讯觅影是一款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医学领域的AI产品。该产品将图像识别、大数据处理、深度学习等领先的技术与医学跨界相融合,辅助医生对食管癌早期、肺癌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乳腺癌早期、结直肠癌早期、宫颈癌早期等疾病进行筛查,有效提高筛查准确度,促进准确治疗。

  同时,该项目还能提供智能导诊技术、病案智能化管理、诊疗风险监控等AI辅助诊疗。